- 为地域文化注入活力
- 儿童乘车需求增长
- 《吴兴赋》道尽古今事
- 朝阳熠熠 启航未来
- 走进赣地古村
- 走进好客山东
到过水城威尼斯的人,很容易想起壮美的圣马可广场、矗立挺拔的钟楼、与人亲近的和平鸽和水上的建筑。然而,最能体现水城特色的,是那如大街小巷般纵横交错的河流,以及穿梭其间的船只——贡多拉。
说威尼斯是城市,谁也不会怀疑,可却见不到汽车,自然也就没有堵车等事。威尼斯的河流纵横交错,房舍枕河而建,人们除了步行就是乘船,丝毫感觉不到有何不便。
威尼斯是用木桩支撑、石块垒叠起来的城市,房子的地基没露出水面多少,因此很多河岸的台阶高出水面仅一两级,剩下的延伸到水里。整个城市是由百余座岛屿和上百条河流,再加上400余座桥梁联结而成。乘船而行,对那里的居民而言宛如乘车一般,像在老城中穿弄堂一样自然。
11世纪前后,威尼斯的达官显贵将自家的贡多拉镶金包银,装锦饰缎,十分奢华。贡多拉最盛行时多达上万艘,那壮观的场面恐怕只留在威尼斯先辈们的记忆中。后来,政府为了遏制膨胀奢靡之气,下令将船统一涂成黑色,这标准化的颜色一直保存到今天,贡多拉的数量也仅剩千余只。
乍一看,贡多拉与世界各地的小游船并无多大差别。木制,单桨,前尖中阔后收尾,里面有座位,尾部固定船桨。不同的是船头高高翘起的部分镶有6齿齿轮形的金属饰物,象征威尼斯总督的帽子和6个行政区。这一标记像战刀一样立在船头,给人以威严的视觉冲击。船尾包裹铜饰,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再配上花穗绸带,在漆黑的底色映衬下既庄重又明快。
乘船而行,亚得里亚海湛蓝色的海水衬托着两岸林立的古老建筑,给人以漫步时光的感觉。巨石房基上长满绿苔,台阶延伸至水中,像一个个小码头。房子的主人该是从这斑驳的台阶迈上贡多拉,去上班或去做生意的。
水上看威尼斯和陆上看又有所不同。在威尼斯本岛,可以漫无目的地穿街走巷,偶尔停下脚步,静观细品,触摸一番岁月留痕。抑或于圣马可广场喂喂鸽子、晒晒太阳,感受生活中的一份惬意。而在水上体察,却要按照河流分布,人随船行,流动地欣赏,有移步观景的效果。船行水面,两岸建筑物仿佛也高大起来,雕花、卷草、花卉、人物、字母等,均被威尼斯人拿来做门窗的装饰,尽显雅致。窗台上摆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浓艳欲滴,装点着水上岁月……
威尼斯房屋的窗子多为两层,木制,外面常有百叶闸板。百叶窗打开后很规矩地靠在墙壁上。亚得里亚海的海风不总是温顺的,偶尔也会狂风大作,但岸边的百叶窗,因为能工巧匠的巧妙设计,任由风吹雨打都稳稳地贴在墙上。
河道弯弯,不规则地引领我们乘坐的贡多拉前行。小船转入一处河道,迎着太阳划行,猛然间我瞥见:湛蓝的海水、古色古香的房屋、狭窄的河道、跨度不大的拱桥,这些要素组合成的美景呈现在逆光中。这是一处瞬间的久违景致,那样富有色彩和层次感。这是停留在我脑海中立体的威尼斯,我毫不犹豫地举起相机记录下这幅画面。
船在水中行,人乘船儿游,好像船下的水,也因小船的划行而活跃起来。微波荡漾着一座座古老的建筑,仿佛让整个城市也舞动起来。古老的威尼斯用这种极具魅力与温柔的动感,拥抱着四方来客。偶尔,穿过一座小桥,桥上的观光客观风景似地注视着你,向你招手、呼喊,连同景物一道,把你也收进相机里。我们乘坐的贡多拉与另一艘在狭窄的河道相遇,对方船头的装饰闯入视野,金黄色的小天使手握一杆旗帜,像一名战士守卫着行船。在水中央,船与船之间无声致敬,船上的游人相视一笑。
威尼斯的水,因为独特的船,更加富有灵性。贡多拉在威尼斯千年的划动穿梭,为这里的水增添了更多人文气息和文化意义。水流与人文的结合,让景致变得深沉厚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