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食

“两河明珠”:深耕特色产品 焕新文旅场景

来源:中国文化报 | 2024年05月27日 11:48
中国文化报 | 2024年05月27日 11:48
原标题:
正在加载

临清什香面、高唐豆腐、呱嗒……打开某购物平台上的“聊城旅游美食地图”,消费者就能根据需求规划个性化游览线路,实现“文化+旅游+美食”的一站式出游。

近年来,山东聊城发挥作为黄河、大运河交汇城市的资源优势,不断迭代产品、焕新玩法,以创意策划、创新传播擦亮“江北水城 两河明珠”城市品牌,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共赴“两河之约”。

明媚5月,东昌湖的碧水揽古城入怀,从光岳楼远眺,湖水相连、城水相依,分外迷人。五一假期,聊城水上古城举办“以爱之名 唱响水城”等主题音乐会,推出“乘船夜游东昌湖”实景演艺和水舞光影秀,开展沉浸式街头曲艺、弹唱表演,让这片历史底蕴深厚的街区更加灵动。

近年来,聊城融合美食、休闲等元素打造文旅新场景、新业态,以丰富供给创造新需求、引导新消费,让更多游客留下来、住下来。

聊城水上古城的旺盛人气也带动了周边演艺、餐饮等关联业态消费增长。“许多外地游客对本地特产很感兴趣,门店根据客户需求推出了几款热销伴手礼。”古城内一家“老字号”点心商店营销负责人孔巧玲说。

聊城发力周末、假日、研学等潜力市场,抢抓机遇开发高铁游、自驾游、美食游等差异化产品,推动文旅市场向县域、镇域及旅游重点村等下沉。

2023年12月,济郑高铁全线开通,沿线聊城莘县中原现代农业嘉年华接待外地游客数量攀升。为此,该项目融入科技展览、农事休闲等元素推出沉浸式体验产品,满足游客多元需要。今年以来,聊城实施“乘着高铁游聊城”文旅消费提振行动,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产品体系构建等全面发力。以莘县为例,该县推出近郊游、乡村游线路,开通文旅惠民直通车,因地制宜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在阳谷县历史文化展厅探源“两河”文化,在武松打虎处观看情景剧演出……近日,多所中小学校学生走进阳谷县景阳冈旅游区等景区,开启研学之旅。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景点、展馆等,景区联动开发“重走打虎路”等研学活动课程,年接待团队游客上万人次。“阳谷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景阳冈、狮子楼广为人知,‘两河’流经处还留下张秋运河石桥等文化遗址。”阳谷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将强化“两河明珠 英雄阳谷”文旅品牌定位,推动景区景点提质升级,构建多样化旅游产品体系和特色服务品牌,打造县域旅游新亮点。

5月16日,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发起的“不如在聊城见一面”全民任务挑战赛在某视频网络平台正式上线,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创作视频,展示聊城的美食、美景与文化。截至5月20日,总体话题曝光量已突破2.3亿,以大众参与互动的形式广泛传播聊城文旅新形象。

在2024“沿着黄河遇见海”文旅新媒体推广大会上,聊城市发布“两河之约 ‘新’动聊城”新媒体推广行动计划,整合新媒体平台资源,通过优化产品、话题互动、精准营销、主题活动等方式掀起传播新热潮,实施文旅传播标识推广、文旅话题“出圈”等9项行动,全方位、多主体讲好“我家门前有条河”IP故事。

“黄河、运河文化的滋养形成了聊城文化兼容并蓄、义利并举等独特气质。”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原党委书记陈国忠认为,围绕文旅品牌培强,聊城需要进一步研究现有市场,做好产品品质提升;与此同时,整合要素资源,满足潜在市场需求,加快塑造突出地域特色的拳头产品,擦亮“江北水城 两河明珠”城市品牌。

编辑:赵萌萌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更多精彩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两河明珠”:深耕特色产品 焕新文旅场景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