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 一种传承 更多美好
- 逐行天下,骑行英雄
- 探国潮风韵,赏国货华章
- 中国品牌日地方展区探展
- 中国品牌日美好之城探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阿拉善到呼伦贝尔,数以万计的文化工作者在辽阔的草原上奋力书写绚丽华章,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贡献着力量。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内蒙古实践
“内蒙古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加大对内蒙古文物考古的研究力度,有利于不断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不断增强历史自信、坚定文化自信,不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区文化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从2012年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到2021年‘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的立项和实施,10年来,内蒙古文物考古实践诠释着各民族在草原上交往、交流、交融的辉煌历史。”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曹建恩表示。
“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牵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联合实施。红山文化所处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及燕山南北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与中原地区同步,具有“原创性”,是中华文明起源、文化发生的主要源头之一。今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率先启动柳河上游库伦旗南部先秦时期遗存考古调查工作,并在实际田野调查中不断完善调查数据采集表、优化调查操作流程,为下一步整个项目全面开展调查工作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实施国家文物局重点项目“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人类文化、生业与环境”之“浑河下游地区区域性考古调查”过程中,对后城咀石城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测绘、航拍及试掘,明确了城址的分布、文化内涵及基本结构,首次确认该城址面积可达138万平方米,属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面积最大的龙山时代石城。2019年至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根据国家文物局“十三五”期间重大工程“考古中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课题内蒙古区的考古规划,对后城咀石城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累计发掘4000余平方米,揭露主城垣、主城门等重要遗迹20余处,出土玉器、陶器、石器、骨器等重要遗物60余件,这些遗存与中原和周边地区同期文化遗存有诸多相似之处,对于研究华夏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崭新材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中体现。
非遗保护迈上新台阶
“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也亟待更为有效的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相关主管部门切实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一批珍贵、濒危和具有重要价值的非遗得到有效保护,基本建立了有自治区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初步形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娜说。
据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张丽辉介绍,自2017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施行以来,自治区先后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振兴传统工艺实施意见》《支持戏曲传承和地方戏保护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为全区非遗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由于政策保障力度不断加强,内蒙古的非遗保护体系也在持续完善。截至目前,全区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8个106处,自治区级项目545个908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2人(健在69人)、自治区级传承人1087人(健在945人)。内蒙古加强非遗理论研究体系建设,推动黄河、长城等体现中国文化基因、涉及中华文明发源文化发祥的重点非遗项目保护研究,认定自治区级非遗研究基地8个;推动自治区曲艺类非遗项目传承发展,设立自治区非遗曲艺书场5个;继续实施自治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增设自治区传统工艺工作站5个、非遗就业工坊9个;全面推进“非遗在社区”工作,评选呼和浩特市前巧报社区等10个“非遗在社区”试点。
内蒙古组织开展了全区非遗资源普查、贫困旗县非遗补充调查、黄河非遗调查工作,发现非遗线索5万余条。组织实施了国家级传承人记录工程和非遗保护“双百工程”,对25位70周岁以上国家级传承人进行全面记录,完成了100个濒危项目、100位年老传承人的系统记录。完善调查资料等非遗档案和数据库建设,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存储非遗资料1300多卷1000多万字、音视频资料1000多小时、图片资料5万多张,数据化资料容量达30TB。
内蒙古有13个15处传统工艺项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遴选哈尼克等65个100处项目建立第一批自治区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内蒙古还深入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重点对贫困旗县传统工艺类传承人群及从业者进行整建制培训,截至目前,共举办培训班100余期,培训5000余人次,延伸培训覆盖1万余人次。同时,设立自治区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立网上“内蒙古非遗馆”,促进传统工艺振兴,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仅科右中旗图什业图刺绣项目就带动2.6万名农牧民就业,289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
“内蒙古还将对骆驼文化、河套文化等体现中华文化基因、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态重点区域实施整体性保护。”张丽辉说。
红色文艺轻骑兵风采夺目
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10年来创作排演144部作品,演出684场,获得奖项122个。民族舞剧《草原记忆》、民族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等一批剧目久演不衰,好评如潮。这支红色文艺轻骑兵在辽阔的草原上用歌声、舞姿表达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
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创排的民族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是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乌兰牧骑颂歌,是“乌兰牧骑人演乌兰牧骑人”的精品,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奖、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荣誉。
“民族舞剧《草原记忆》反映的是‘三千孤儿入内蒙’的主题,自2009年4月首场演出以来,已经演出426场。”据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团长孟玉珍介绍,民族舞剧《草原记忆》已获得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比赛舞剧类作品银奖、全国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创作金奖等荣誉。